一、环境管理概述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分类
(1)按管理的范围分类:资源管理(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恢复和永续利用)、区域管理、部门管理。
(2)按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分类: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
(二)环境管理的手段
行政手段(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经济手段(指运用税收、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款等经济手段间接管理环境)。
(三)我国的环境管理
(1)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②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2)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制度:主要包括“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
(3)“三同时”制度:一切建设项目必须做到治理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否则不准开工投产。
二、国际行动
(一)环境壁垒
1.概念:也称绿色贸易壁垒或绿色壁垒。
2.分类:政府引导型环境壁垒和非政府引导型环境壁垒。
3.表现形式:绿色关税、环境贸易制裁、强制性绿色标志、严格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
(二)绿色产品
1.概念: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和可回收的产品。绿色食品标志提醒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不仅应考虑质量和价格,还应考虑参与对环境问题的监督。
2.意义:公民有意识地选择和购买绿色食品,有利于促使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国际合作
1.概念: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本着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在环境保护领域广泛地开展经济、技术等国际合作。
2.发达国家的责任: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但是目前绝大部分污染是发达国家造成的,所以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目前地球生态环境退化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
3.我国的立场:我国目前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政府始终把加强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作为一贯政策。
(四)环境保护国际行动
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世界环境保护行动的第一个里程碑:1972年6月5日的《人类环境宣言》成为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的共同原则。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