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德州3月3日讯(记者 周指奇)3日,记者从德州市发改委获悉,2015年,德州市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激发内在活力,实施好就业创业、城乡教育、健康养老、社会保障、文化惠民和社会治理六大提升工程,保基本,兜底线,增加有效供给,提高均等化水平,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发展社会服务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推动教育医疗改革深化,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统筹推进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2015年德州市将全面完成《德州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10.4‰;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1.5万人;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3.6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参加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5.10万人和57.86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3万人和21.64万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1.5张;旅游业总收入129亿元,增长10%。
2015年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大力实施教育综合改革
实施多元办学体制改革。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意见》,鼓励社会办学,探索实施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组建联合校、共同体以及委托管理等办学方式,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积极探索教育人事管理机制创新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以建设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为契机,深入实施“双证互通”、“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提升学生就业技能,加强就业服务能力。发挥市级统筹作用,优化职业院校布局规划,整合现有资源,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筹办好2015年全国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技能大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学前教育强基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80所,改造薄弱学校100所,标准化校舍不低于50万平方米,建设达到省定标准幼儿园70所,新增幼儿学位1.2万个。狠抓队伍建设关键环节,全面提升教育队伍整体素质,补充教师不少于1200人。
>>>突出抓好创业带动就业
扩大创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一是搞好新一轮培训“五年规划”,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推行“4516”就业培训监管模式,提高标准化流程。加强定点培训机构建设,搞好就业创业师资培训,探索建立创业大学。实施专项培训计划,重点组织开展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和家庭服务业万人培训项目。全年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6.74万人次。扩大就业资金支出范围,提高培训补贴标准。二是落实扶持政策,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向纵深发展。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开展创业型城市、街道和社区建设。三是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半小时就业服务圈”。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就业服务城乡均等化,着力解决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进一步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城镇职工和居民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政府补助提高到380元。加快推动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即时结算,深化支付方式改革,继续实施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发挥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社会慈善的协同互补作用,筑牢医疗保障底线;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有序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加强对基本药物配送供应工作的监管,完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药品及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机制。继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稳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深化第一批试点医院改革,加快推进第二批医院改革进程。加大改革力度,确保全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深入推进;全面落实鼓励支持社会办医一系列优惠政策,发展一批有规模、有质量、有品牌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人均提高到40元。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推动和支持中医药优势发挥。
>>>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和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人员全覆盖,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稳中有升。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大力推进应保尽保,巩固已有的缴费群体,避免断保脱保现象发生。大力搞好基金清欠,严格督促落实,力争欠费稳步下降,搞好扩面征缴。加大改制企业特别是破产企业的基金追缴力度,严格依法征缴清欠。二是完善阳光救助制度。建立起与上年人均纯收入相衔接的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救助标准,形成规范化、制度化、模式化长效低保机制;完善救助政策和工作体系,实现一门受理、多头救助的工作模式。三是加强养老体系建设。2015年确保市级颐养中心建设工程启动。以推进“公办民营”改革为基础,全面推进机构养老,推进社区综合养老机构建设,探索建立集机构养老、托老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新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7个,农村幸福院32个,新建改造养老床位9000张,争取城市社区全覆盖、农村社区半覆盖。四是着力提高弱势群体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38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600元;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300元和3300元。实施孤残儿童的关爱行动计划和推进困境老人福利保障行动计划。
>>>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快构建群众满意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提升各级图书馆和文化馆设施水平,扩大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范围,进一步提升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构建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网络服务体系。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精心组织开展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乡村记忆”工程,做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三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加快研究制定主城区文化产业规划,抓好载体建设,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四是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探索建立大文化市场,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政审批及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五是不断深化完善文广新领域改革。规范工作机制,理顺工作关系,依法依规加强业务管理和行业监管。
>>>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
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文化氛围。一是将健康服务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融入所有政策体系。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健康服务业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二是加快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医疗机构建设,尽快启动生态科技城医疗城建设,实施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推动社会办医,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三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统筹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四是健全完善健康保险服务。继续巩固和扩大基本医保制度覆盖面,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创新发展。五是创新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健康体检与咨询服务,开展国民体质测定与科学健身指导活动,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完善市、县、乡、村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健全城乡基层全民健身组织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全民健身示范工程,规划建设国家级宁乐庆体育健康示范区,促进全市体育产业发展;发展健康旅游。充分利用我市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温泉、健身、医疗、美食等健康旅游。2015年计划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29亿元,增长10%;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2283万人次,增长9%。六是做大做强健康服务支撑产业。发挥特色优势,在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及食品和健身产品、绿色食品等领域建设一批健康产业功能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集群。
>>>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德州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的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等10个领域的重点任务、基本标准和保障工程;建立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机制,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对农村和困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建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一方面明确市县两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权责,合理确定市、县两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比例,科学拟定市以下转移支付分配办法,支持县级兑现、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提高基层保障水平。另一方面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稳定增长机制,拓宽基本公共服务资金来源,规范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管理;创新供给模式,建立健全多元供给机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积极发展慈善事业。
>>>全面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积极推进平安德州建设,抓好“大数据警务云”试点,加快建设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继续开展“平安行·你我他”行动。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加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统筹推进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建立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加强社区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7%以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增长5%以上。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步伐,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4类社会组织优先发展,推进和规范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加强流动人口管理。2015年年末总人口数为588万人,出生9.0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0.4‰。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帮扶,着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扎实推进残疾人“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行动。建立社会发展舆情监测制度和社会调查平台,加强对社会政策、社会改革的跟踪监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快捷有效地预防化解社会矛盾。